600亿肝病化药市场 谁主沉浮
医药网12月11日讯 随着我国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进入深水区,国内药企的压力越来越大。从原研药及相关物质采购,随后是生产、技术、质量检验分析等软件硬件的完善,环环相扣,如履薄冰,可以说获得高含金量批文已成为众多药企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。据悉,在CFDA首批进行一致性评价现场检查的6个省份中,约有9家药企的13个品种目前处于申报审批状态。11月下旬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(CFDI),已马不停蹄地奔赴各省,展开了一系列的现场检查工作。上述13个品种中,抗感染类药物阿莫西林、恩替卡韦是国内抗细菌感染类亚类和抗乙肝亚类市场中的支柱品种。江西青峰药业的恩替卡韦是此次接受大考的重点之一,不论对国内乙肝治疗市场,还是青峰集团来说,其重要性都非同一般。
爱肝护肝不容小觑
根据病原学研究,迄今为止,人类所认识到的病毒性肝炎有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等五种分型。此外,非病毒性肝病主要是酒精性肝炎、脂肪性肝炎,以及药物、毒性物质和代谢综合症引起的特异性肝病。
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,极可能导致慢性肝病,进而引起肝衰竭、肝硬化和肝细胞癌。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,仍有57%和78%的慢性肝炎患者转化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,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。
根据《2017 EASL最新乙肝指南推荐要点》指出,对于肝病治疗首选抗病毒恩替卡韦、替诺福韦和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单药治疗。差异治疗不主张拉米夫定、阿德福韦和替比夫定,因此推动了治疗市场的变更。
强化“肝炎管理”助推市场
统计数据表明,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为9300万人。尽管加大了疫苗免疫和宣教工作,每年乙肝新发感染者仍达10万之众,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慢性肝炎、肝硬化和肝癌付出治疗成本最多的国家。
数据显示,2016年我国肝病用药总体规模超过500亿元。国内肝炎化学药物治疗市场主要由保肝护肝化药、免疫增强调节类、抗肝炎病毒类、干扰素类和肝炎Ⅱ类疫苗等五大板块构成。此外,中成药、配方颗粒、保健品辅佐着肝病市场,也是不可低估的组成部分。
